5影響系數(shù)
5.1概述
影響系數(shù)KV、KHα、KHβ、KFβ、KFα均取決于輪齒載荷等。用作用載荷(名義切向載荷乘以使用系數(shù))作為最初的計算值。
這些系數(shù)相互影響,所以應按以下順序計算:
a)用切向載荷FtKA計算KV;
b)用載荷FtKAKV計算KHβ或KFβ;
c)用切向載荷FtKA計算KHα或KFα
當一個了輪帶動兩個或更多的相相嚙齒輪時,必須用KAKY替代KA。如果可能,嚙合載荷系數(shù)應該用檢測方法確定,或者,它的數(shù)值也可由文獻資料確定。
5.2名義切向力Ft、名義轉矩T、名義功率P
名義切向力在分度圓柱的端平面內(nèi)確定。它由工作機的輸入轉矩確定,此轉矩為正常工作條件下的最大值。另一方面,當原動機的名義轉矩與工作機的轉矩一致時,可采用原動機的名義轉矩,或者選取其他合適的值。
5.3非均勻力、非均勻轉矩、非均勻功率
當被傳遞載荷不均勻時,不僅要考慮峰值載荷及其預期的循環(huán)次數(shù),而且考慮中等載荷及其循環(huán)次數(shù)。這種類型的載荷歸入載荷循環(huán)類并可用載荷譜來表示。在此情況下,載荷循環(huán)的累積疲勞的影響在評定齒輪裝置時要考慮。在ISO/TR10495中已給出計算此情誤解下載荷影響的方法。
5.4最大切向力Ftmax、最大轉矩Tmax、最大功率Pmax
變載荷下,最大切向載荷Ftmax(或相應的轉矩Tmax,相應的功率Pmax)的大小可用一個適當敏感度的安全離合器來限制。在計算由于加載到相當于靜應力極限而可能出現(xiàn)的點蝕損壞與突然斷齒的可靠性時,必須知道Ftmax、Tmax與Pmax(見5.3)。
5.5使用系數(shù)KA
5.5.1概述
為了補償由于外部因素而引起的齒輪載荷的增加,用KA來調(diào)節(jié)名義載荷Ft。這種附加的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動機和從動機的特性,也依賴于軸和聯(lián)軸器在內(nèi)的系統(tǒng)的質(zhì)量和剛性。
建議供(或設計者)需雙方對使用系數(shù)值協(xié)商一致。
5.5.2A法——系數(shù)KA-A
KA可通過精密測量和對系統(tǒng)的綜合分析或根據(jù)應用現(xiàn)場的可靠使用經(jīng)驗確定(見5.3)。
5.5.3 B法——系數(shù)KA-B
如果無法用5.5.2所述方法獲得KA的可靠數(shù)據(jù),或在初步設計階段時,可使用附錄C給出的KA推薦值。
5.6動載系數(shù)KV
動載系數(shù)展示了把包含“多諧振”系統(tǒng)的內(nèi)部動載影響的輪齒總載荷與傳遞的輪齒切向載荷之間的關系。
在本標準中使用了修正的ISO6336-1:1996的B法。當供需雙方協(xié)商一致時或在確定產(chǎn)品目錄所列閉式傳動裝置承載能力時,可用ISO6336-1:1996的E法來估算其動載系數(shù)。
在此法中,假定齒輪副由一個基本單質(zhì)量彈簧系統(tǒng)組成(包括大、小齒輪的誘導質(zhì)量和輪齒的嚙合剛度)。同時帶假定每對齒輪副像單級齒輪副一樣,即不考慮多級齒輪系統(tǒng)中其他各級的相互影響。這個假定僅適用于大輪和小輪軸的扭轉剛度(在齒輪基圓半徑處測量)小于嚙合剛度。剛性軸的處理方法見5.6.3與附錄A。
由軸的扭轉與聯(lián)軸器質(zhì)量引起的力不包括在KV中,這些力應包含在其他外部作用力中(例如在使用系數(shù)中考慮)。
在多點嚙合齒輪系中有多個固有頻率,這些頻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只有一點嚙合的單級齒輪副的固有頻率。當這樣的齒輪在超臨界區(qū)運轉時,建議用A法進行分析,見ISO6336-1:1996的6.3.1。
計算KV的單位載荷是(FtKA)/b。
若(FtKA)/b>100N/mm,則Fm/b=(FtKA)/b;
若(FtKA)/b≤100 N/mm,則Fm/b=100N/mm.
當單位載荷(FtKA)/b<50N/mm時,尤其對于在較高速度運;志的低精度等級直齒傳輸線或斜面齒輪存在著很大的振動危險(在某些情況下會造成工作齒面的脫嚙)。
5.6.2計算KV所要求的參數(shù)計算
5.6.2.1誘導質(zhì)量的計算
a)單級齒輪副誘導質(zhì)量mred的計算:
式中:mred——齒輪副的誘導質(zhì)量,即每個齒傳輸線單位齒寬質(zhì)量的誘導質(zhì)量,與其基圓半徑或嚙合線有關;
J*1,2——小輪及大輪單位齒寬的轉動慣量;
rb1,2——小輪及大輪基圓半徑(=0.5db1,2)。
b)多級齒輪副誘導質(zhì)量的計算
見附錄A。
c)非常規(guī)設計齒輪的當量質(zhì)量的計算
下列幾種情況見A.1.2:
——齒高中部直徑dm1大約等于軸徑的軸齒輪;
——兩個剛性聯(lián)結的同軸齒輪;
——行星齒輪;
——中間齒輪。
5.6.2.2齒輪副共振運轉速度(主共振)的確定
a)小輪的共振運轉速度nE1/(r/min):
cr按附錄B確定。
b)共振轉速比N
共振轉速比N是小輪速度與共振速度之比,其計算如下:
由于未考慮剛度(例如軸、軸承或箱體的剛度)和阻尼,因此,共振運轉速度可能高于或低于由式(7)計算的運轉速度。由于安全的原因,共振區(qū)用下述方法確定。
Ns<N<1.15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9)
載荷(FtKA)/b<100N/mm時,共振轉速比下限Ns可確定如下:
——若(FtKA)/b<100N/mm,則
——若(FtKA)/b≥100N/mm,則
N=0.85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1)
5.6.2.3齒輪精度與跑合參數(shù)BP、Bf、Bk
BP、Bf與Bk是用于考慮輪齒偏差與齒廓修形對動載荷影響的無量綱參數(shù)2)(2)齒頂修緣量Ca僅適用于GB/T10095.1-2001規(guī)定的0~6級精度齒輪)。
式中:c′——按附錄B確定;
Ca——設計齒廓修形量(在輪齒嚙入與嚙出處的齒頂修緣)。在沒有說明齒離修形量時,由跑合得到的Cay值代替式(14)中的Ca,Cay值可由表3查得。
有效基李偏差與有效齒廓形狀偏差是跑合后的值,fpbeff與ffeff值根據(jù)相應的跑合量yp與yf來確定:
fpbeff=fpb1-yp1或fpbeff=fpb2-yp2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5)
取其中的較大者。
ffeff=fpa1-yf1或ffeff=fpa2-yf2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6)
取其中的較大者。
5.6.2.4跑合量ya
a)對于St,St(cast),V,GGG(perl.,bai.),GTS(perl.)3)
b)對于GG,GGG(ferr)3)
yp=ya=0.275fpb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9)
yf=0.275ffa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0)
c)對于Eh,IF,NT(nitr.),NV(nitr.),NV(nitrocar.)3)(3)所用縮略語的說明見表2。)
yp=ya=0.075fpb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1)
yf=0.075ffa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2)
5.6.3亞臨界區(qū)的動載系數(shù)(N≤Ns)
在這個區(qū)域,如果輪齒嚙合頻率符合N=1/2與N=1/3,就可能存在共振。對于精密斜齒輪或經(jīng)適當修形后的直齒輪(如GB/T10095.1-2001)規(guī)定的6級精度或更高的齒輪)共振的危險性很小。
當直齒輪的重合度很小或精度較低時,KV達到主共振速度范圍內(nèi)的KV值。若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應修改設計或運行參數(shù)。
在N=1/4、1/5時的共振由于相應的振幅一般很小,很少會引起麻煩。
對于主動軸和從動軸剛度不同的齒輪副,在N≈0.2~0.5范圍內(nèi),如果剛性軸轉化到嚙合線上的扭轉剛度C與輪齒剛度的數(shù)量級相同,即如果c/rb2和cr的數(shù)量相同時,輪齒嚙合頻率可能激勵固有頻率。此時,則動載荷增量可能超過用式(23)
計算的值。
KV=(NK)+1………………(23)
K=(CV1BP)+(CV2BF)+( CV3Bk)………………(24)
式中,Cv1與Cv2分別是考慮齒距偏差與齒廓偏差的影響,Cv3是考慮嚙合剛度的周期性變化的影響,見表3。
表3系數(shù)數(shù)Cv1~Cv3與Cv1與Cay的計算式
由跑合而產(chǎn)生的Cay值在齒輪不規(guī)定齒廓修形的情況下,代替公式中的Ca。Ca可由表3查取。單對齒剛度c′見附錄B。
5.7接觸強度計算的齒向載荷分布系數(shù)KHβ
5.7.1概述
齒向載荷分布系數(shù)是考慮沿齒寬上載荷分布不均勻的影響。用以修正輪齒應力。
本標準采用了修正的ISO6336-1:1996的C2法,目的是為了考慮 由于小輪彈性變形與制造誤差而引起的嚙合齒向誤差的影響。
KHβ應根據(jù)跑合后總的嚙合齒向誤差計算,它包含以下兩部分:
——系統(tǒng)誤差 是由fsh來考慮的(因軸的變形引起的嚙合齒向誤差),而且主要是由小齒輪軸變形引起的,但基本上可包括在數(shù)量和方向上能足夠精確計算的所有機械變形。
——隨機誤差 是由fma表示的(因制造公差引起的嚙合齒向誤差)。由制造引起的實際嚙合齒向誤差的方向和數(shù)量是不能計算的,只是用制造公差限制其范圍(這與齒輪精度等級有關)。
螺旋線修形與鼓形修形的應用包括以下內(nèi)容:
——螺旋線修形是導程修形,它用于調(diào)正系統(tǒng)誤差。理論上應用螺旋線修形是可行的,對特定的載荷可與計算的變形精確一致。所以可消除fsh對KHβ的影響,但在計算fsh時變載荷與誤差對KHβ留下殘余的影響,這必須要考慮。
——鼓形是導程修形,它是針對嚙合齒向誤差的隨機成分的最好的防御策略。因fma可以在任一方向上,鼓形修形應對稱于齒寬中部。
當設計與ISO6336-1:1996的7.2.31要求不一致或當以下任何一項對嚙合齒向誤差有重要影響時,建議使用ISO6336-1:1996的更精確方法與綜合分析法。
——彈性變形不是由齒輪嚙合力而是由外部載荷引起的(例如帶、鏈、聯(lián)軸器);
——齒輪與齒輪軸的彈性變形;
——齒輪箱的彈性變形與制造誤差;
——軸承游隙與變形;
——布置與圖2中表示的型式不同;
——指明需作更詳細分析的任何制造變形或其他變形。
當采用本法計算的KHβ值大于2.0時,通常真實的數(shù)值將小于此值。然而,若KHβ的計算值大于1.5時,應重新考慮設計(例如增加軸的剛度,改變軸承的位置,改善螺旋線的精度)。
5.7.2KHβ的計算
計算KHβ的單位載荷是(FtKAKV)/b。
若(FtKAKV)/b>100N/mm,則Fm/b=(FtKAKV)/b;
若(FtKAKV)/b≤100N/mm,則Fm/b=100N/mm;
適用于KHβ≤2,且cγ由附錄B取得。
本標準不適用于KHβ>2的情況。
5.7.3跑合后的嚙合齒向誤差Fβy
Fβy=Fβx-yβ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6)
式中:
Fβx——跑合前的嚙合齒向誤差(見5.7.4);
yβ——跑合最(見5.7.8)。
5.7.4跑合前的嚙合齒向誤差Fβx
5.7.4.1概述
Fβx是在嚙合平面內(nèi)測量的制造偏差與小輪和軸的變形量總和的絕對值。
5.7.4.2用戶設計的齒輪傳動裝置(見第4章)
a)對于沒有檢驗接觸斑點位置的齒輪副4)(4)彈性變形與制造偏差可以相互補償時,具有良好的接觸斑點(見圖1的補償作用)。)
Fβx=1.33B1fsh+B2fma………………(27)
其中B1與B2可由表4獲得。
表4式(27)中使用的常數(shù)
序號 |
螺旋線修形 |
公式常數(shù) |
類型 |
數(shù)量 |
B1 |
B2 |
1 |
無 |
- |
1 |
1 |
2 |
僅作中央鼓形修形 |
Cβ=0.5fmaa |
1 |
0.5 |
3 |
僅作中央鼓形修形 |
Cβ=0.5(fma+fsh)a |
0.5 |
0.5 |
4b |
僅作螺旋線修形 |
計算的修正形狀符合分析的轉矩 |
0.1c |
1.0 |
5 |
螺旋線修正加中央鼓形修形 |
方案2+方案4 |
0.1c |
0.5 |
6 |
齒端倒坡 |
CⅠ(Ⅱ)合適的最,見附錄D |
0.7 |
0.7 |
a 適當?shù)墓男涡扌瘟緾β,見附錄D。
b 主要應用在不變載荷條件的場合。
c適用于有充分制造經(jīng)驗的齒輪,否則用較高的值。 |
b)對于檢驗有良好接觸斑點的齒輪副(例如采用調(diào)整軸承方法)
Fβx=|1.33 B1fsh –fHβ5|………………(28)
式中:
fHβ5——5級精度齒輪的最大螺旋線傾斜偏差(見GB/T10095.1-2001)。
對于fHβ5作減法計算是考慮到彈性變形與制造偏差的補償作用而留的余量。
圖1按照接觸斑點位置確定Fβx的規(guī)則
5.7.4.3產(chǎn)品目錄中的閉式傳動裝置(見第4章)
對于具用螺旋線修形與鼓形修形或沒有螺旋線修形的產(chǎn)品目錄中所列裝置的齒輪副使用公式(27)。這種情況下,齒輪副的位置,軸的變形、軸承、懸臂載荷均應考慮5)(5)例如,當選用系數(shù)為1.0時,產(chǎn)品目錄中所列齒輪箱功率為400KW,把螺旋線修形與鼓形修形用于表4中的齒輪,沒有檢驗接觸斑點,在產(chǎn)品目錄中所列速度下,實際傳遞的功率將小于400kw。對于400kw的情況可用式(27)計算,當實際傳遞功率低于400KW時,雖然Fβx與KHβ較高,總的輪齒應力也將較低。若將以上裝置中齒輪也用在其他的齒輪箱中可采用名義鼓形量,選擇這個鼓形量適應所有可能的位置,但不是每個功率級和位置的最佳鼓形量。對于這些情況可應用式(29)。)
另一方向,對具有適當螺旋線修形與鼓形修形的產(chǎn)品目錄中所列的齒輪副:
當使用式(29)時,跑合最yβ=0。
5.7.5KHβ的最小值
對于沒有螺旋線修形與鼓形修形的齒輪副,在最低速度級時KHβ的最小值為1.25(對單級減速齒輪傳動裝置也一樣),對于所有其他的速度級為1.45。
對于具用適當螺旋線修形與鼓形修形的齒輪副,在最低速度級時KHβ的最小值為1.10(對單級減速齒輪傳動裝置也一樣),對于所有其他的速度級為1.25。對于由用戶設計的傳動裝置,KHβ的最小值為1.0。
以上規(guī)定的KHβ最小值適用于各種載荷情況,包括過載的情況。
5.7.6當量嚙合齒向誤差fsh
式中:
b =2bB
bB——單邊螺旋線寬度。
式(30)與式(31)中的K′、s與l見圖2。
在圖2中的點劃線給出的小輪表示雙斜齒輪fsh值較小的單邊螺旋線的中點位置,且為正常套裝(對于正常套裝,其支撐影響可忽略不計)。其根徑應較軸徑稍大些。
5.7.7因制造誤差產(chǎn)生的嚙合齒向誤差fma
由制造誤差產(chǎn)生的嚙合齒向誤差fma等于螺旋線公差fHβ:
fma=fHβ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32)
取大輪和小輪中的較大值。理論上,可能會出現(xiàn)小輪、大輪制造公差和軸的不對中相互疊加這種最壞的情況。例如,應該用接觸斑點控制來修正載荷的分布。
圖2計算fsh時,公式(30)與公式(31)中的常數(shù)K′
5.7.8跑合最yβ
a)對于St,St(cast),V,GGG(perl.,bai.)及GTS(perl.)6):
式中:
yβ≤FβX
當v≤5m/s:沒有限制;
當5m/s<v≤10m/s:上限為yβ=25600/σHlim,相當于FβX=80μm;
當v>10m/s:上限為yβ=12800/σHlim,相當于FβX=40μm。
b)對于GG與GGG(ferr.)6)(6)所用縮略語的說明見表2。)
yβ=0.55FβX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34)
當v≤5m/s:沒有限制;
當5m/s<v≤10m/s:上限為yβ=45μm,相當于FβX=80μm;
當v>10m/s:上限為yβ=22μm,相當于FβX=40μm。
c)對于Eh,IF,NT(nitr.),與NV(nitrocat.)6)(所用縮略語的說明見表2。)
yβ=0.15FβX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35)
對所有的速度,上限為yβ=6μm,相當于FβX=40μm;
當大、小輪材料不同時,小輪的yβ1與大輪的yβ2應分別確定。
取兩者的平均值,用于計算:
5.8彎曲強度計算的了向載荷分布系數(shù)KFβ
或b/h<3,則
NF=0.6923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39)
式中:
b——齒寬(見4.4節(jié))
h——從齒頂?shù)烬X根的輪齒高度:h=(da-df)/2。
5.9齒間載荷分配系數(shù)KHα、KFα
5.9.1概述
齒間載荷分配系數(shù)是考慮幾對同時嚙合的輪齒之間的載荷分配不均勻的影響。其值按下述方法確定7):(7)式(40和式(41)基于這樣假定,即符合規(guī)定的齒輪精度的基節(jié)偏差,且是沿小輪和大輪的圓周正常分布。當輪齒具有某種故意的偏差時,它們是不適用于的。)
式中:
cγ——嚙合剛度,按附錄B確定;
fpb——取大、小輪基節(jié)偏差中的較大值;當齒廓修形補償實際載荷極下的輪齒變形時,可以用其公差50%8);(基節(jié)偏差fpb考慮了影響齒間載荷系數(shù)的所有輪齒偏差的總影響。然而,如果齒廓形狀偏差ffα大于基節(jié)偏差時,用齒廓形狀偏差代替基節(jié)偏差。)
yα——跑合留量,見5.9.4;
FtH——在端平面內(nèi)確定的切向載荷,F(xiàn)tH=FtKAKVKHβ。
5.9.2KHα的限制條件
按照公式(40)或式(41),
5.9.3 的限制條件
按照公式(40)或式(41),
εαn由公式(95)確定。
根據(jù)式(42)和式(43)的限制值,假定載荷最不利的分布為整個切向載荷僅用一對嚙合輪齒傳遞。
此外,建議在選擇斜齒輪的精度時,應使KHα與KFα不大于εα,因此,必須限制低精度等級齒輪的基節(jié)偏差。
5.9.4跑合量yα
yα值是在運轉初期由于跑合使初始基節(jié)偏差減小的量;yα不考慮作為生產(chǎn)過程一部分的控制手段(例如研磨)面跑全到任意程度的余量。在考慮齒輪質(zhì)量時,應考慮這種調(diào)整。
跑合量yα可用式(45)~式(48)計算。
a)對于St,St(cast),V,GGG(perl.,bai.)與GTS(perl.)9):(縮略語的說明見表2。)
當v≤5m/s:沒有限制;
當5m/s<v≤10m/s:上限為yα=12800/σHlim,相當于fpb=80μm;
當v>10m/s:上限為yα=6400/σHlim,相當于fpb=40μm。
b)對于GG與GGG(ferr.)9)(9)縮略語的說明見表2。)
yα=0.275fpb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46)
當v≤5m/s:沒有限制;
當5m/s<v≤10m/s:上限為yα=22μm,相當于fpb=80μm;
當v>10m/s:上限為yα=11μm,相當于fpb=40μm。
c)對于Eh,IF,NT(nitr.),與NV(nitrocat.)9)(縮略語的說明見表2。)
yα=0.075fpb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47)
對所有的速度沒有限制的情況下,上限為yα=3μm,相當于fpb=40μm;
當材料不同時,yα1應由小輪材料確定,yα2由大輪材料確定。計算時使用平均值。